close

需求痛點問題 =  解決可能要花錢 = 消費者的錢  =  我們的錢

 
客戶至上的背後,是因為銷售人員要得到客戶的預算
客戶喜歡你的原因,是因為你能解決一部份的事情(壓低預算、風險評估、節省人力、策略規劃)
客戶真的只會靠kimochi就決定合作嗎?我自己覺得超難

kimochi的前提下,必需要有 $ 的基礎
「你東西超棒,能不能算便宜一點」
「我很阿莎力相信你簽約了,要多幫忙我唷」
這樣是誰的kimochi比較好?
 
我非常樂於看很多案例跟互動,因為得益最大的將會是我自己
因應最近罷工事件,替換一下代名詞
客人至上的背後,是因為公司想要得到客人的花費=公司的營收=營運成本
客人喜歡你的原因,是因為你品牌形象好、飛安評估 = 多花一些錢買心安
消費者與企業都希望支出可以少一些,收入多一些 = 自己手上握有更多的資產
但是支出少跟收入多本身就有衝突
大家都希望收入多一些,那勢必就有人要支出多一些
「支出方」的錢會流向某些的「收入方」,一個數學遊戲
收入方要做的事情好多,剛好都是支出方要評估的
1.產品服務能不能解決需求 (生理需求、心情需求、解決問題)
2.價格上有沒有優勢 (怕買貴)
3.購入後 (延伸問題、風險)

 
50元的牛肉麵跟 300元的牛肉麵好吃與不好吃會怎麼下評語
50元難吃就會算了,反正才50元
300元的好吃是應該,不好吃叫騙錢
只有一個共同點,只有做一次生意
客人層面,難吃無法解決我口慾的問題,同時對你的產品跟服務感冒,我也不會推薦給朋友
員工層面,50元的原料不曉得哪裡來,客人吃了面有難色,自己不敢吃

每個環節都是藝術呀!但是錢依舊佔很大的比例
花費高的滿意與不滿意的反應程度,遠遠大於花費低的
 
警愓自己
1.客人一定會比價,讓他比,不要爭論不要毀謗攻擊
2.對產品的信心,自己敢買敢吃
3.價格從成本開始堆疊,賺該賺的錢
4.設法排除負面因子,售後「實際」情況改善
5.口碑,行銷是客人替你說,不是自己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知識科技 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