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目前所學習到的技能,都是在商務合作的技能

關鍵在簡報力、推銷自家公司產品與服務
以及投資自身能力,取得客戶信任合作,一起創造雙贏
這麼多廢話就是B2B的意思
 
十年前的Yahoo廣告、Google廣告
近幾年的facebook、ig廣告
等等這些知名的網路媒體
客戶因為需要營收獲利,加上固定成本的支出(房租、人事、進貨成本)
需要更多開拓市場的機會,網路媒體順勢而為
以10,000/月~30,000/月的預算等於請一個業務or網路廣告
利用一個月的時間(或是更久)去測試營收
當反應是好的,可能是提高預算或是降低預算,都是正確的!
投資更多的貨,更多的宣傳,得到更多的營收
壓低進貨成本,減少支出,用最小的資源去創造最大的收益
這些都是正確的選擇
所以減少廣告預算達到一樣的預期效果,也在此考量內
全球這麼多大品牌,最常聽到的是縮編人事成本、固定的營運成本
同時在意營收是否上升,如同你服務的公司在意你的業績
 
【品牌商品 ->經銷商/通路/直營->消費者】
這幾陣子積極與中間的通路談合作
品牌要直接打到消費者手上有方式
但都通常先選擇找有經營的通路合作,為了銷貨速度加快/保證銷售
於是讓利 (有些還不願意讓很多利)
所以我也讓利,讓通路業者有一個比較新的方式去銷售給消費者
目前使得好的方式是優惠分享
過去為了做新客人的市場,必須花費廣宣
也許超過50%支撐企業營收的是老客人,但我們卻對他們不夠用心,對吧?
如果是這樣,原本廣告費也許提撥3成的折扣給老客人,不是很好嗎?因為都是要支出
為何折扣給老客人是不錯的呢?
新客人你要解釋到嘴巴破,他還不一定會買 /  老客人原本就在買
新客人要他分享好東西給朋友,他也會問要有更優惠的價格 / 老客人利用正在使用這個的產品心得去口碑
這樣您覺得要給誰優惠比較合適呢?由您決定!
若銷售不好,就是通路不夠好
若銷售好,就覺得壓對寶,覺得該自己收回來做
因此通路有好也有壞,但他們目前是適合合作的
品牌業者執行這段會有市場反應時間的限制在
通路業者還是有不被取代的優勢
希望這次合作能讓通路累積自己的會員,不要被品牌業者、上游控制住!
加油,再衝一波!
 
對了,跟大公司合作,愈大的案子
就越不是你想像中的那個樣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知識科技 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